Search


🌵2011年,七年前的現在,我在舞台劇「再見!母親엄마,안녕」擔任口譯,臉書回顧跳出那時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🌵2011年,七年前的現在,我在舞台劇「再見!母親엄마,안녕」擔任口譯,臉書回顧跳出那時紀錄的心得,好像再次感受到了當初的感動與心情

首演,成功的落幕了。

近百位的觀眾將牯嶺街小劇場擠得滿滿的。
首演嘛,總是有著公關票、貴賓票、需要招待的客人們,所以對於爆滿一事,我們都不會感到特別的訝異。

但沒想到的是,演後的座談會─當然我沒有仔細地去計算過人數─竟然跟演出的時候一樣爆滿著。
超越語言、時代和國境,「再見!母親」給予台灣觀眾深刻的感動與共鳴,使得觀眾們都不願離去,座談會一路聊到小劇場該關門了,才依依不捨的結束。

聽說,歷來對劇場人而言,第二場是魔鬼場。不知是否因為我們努力的宣傳、亦是昨日首演產生了口耳相傳的效果,今天的小劇場再度被觀眾給塞滿了(本張照片)。

即使因為魔鬼場的威力,燈光打錯過、OS提早出現過、演員吃過螺絲、讀劇的女工們也緊張地結巴,說來慚愧,連身為座談會翻譯的我也出現了跟演員溝通不良、翻譯不出的窘境。但是,帶給觀眾的感動依舊,又是幾乎所有觀眾都留下來參與座談,大家都想要更加地了解「再見!母親」一劇想要呈現的意義。

從排練的時候開始,不斷地溝通、不斷地討論,一直到正式演出兩場了,對於本劇中每句每字對白、演員的眼神動作、甚至燈光、音效、道具,我都熟悉無比。

閱讀過全泰壹的生平,推敲過每句對白背後的意義,參與了導演和演員的溝通時刻、還有記者會、訪問、座談會的各種問題與分享,不敢說我能了解徹底,但至少我一步步地、有種往更核心、更深處走去的感覺。

而我看此劇的角度,也是一層層的經歷過了各個階段。所以我愛這齣戲,也很認真的想推薦給其他朋友分享,但同時也擔心著,大家在對全泰壹與李小仙一無所知的狀況之下,能夠看得懂我們的戲嗎?能夠感受得到這齣戲想要對大家說得話嗎?

昨天跟今天這兩場的觀眾,被戲感動到的觀眾也同時讓我感觸良多,原來只要有真誠的心意,就算隔著重重問題,也有將真心傳達出去的可能。

魔鬼場又有甚麼好可怕的,就是因為不完美所以才有改善的空間,因為犯過錯我們就更有勇氣。還剩下三場,加油吧~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中韓文翻譯/同步口譯/逐步口譯/教學/主持 중국어-한국어 통번역사, 교사, 사회입니다.
View all posts